今天無意在網路上搜尋一些紓壓的資訊時,竟發現阿餅老師與李佳勳在2007年的一個互動電視裝置遊戲作品,藉由一顆打電視的泡棉球抒發情緒壓力,感覺很有趣,若是家中有這樣一套遊戲,應該可以紓壓不少吧! [Backoff, AfroBin] 阿福滾蛋 互動電視裝置(Emotionally Reactive TV)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v=cH6ws0Z2btY 這次的發現,讓我發現認識了這位台灣的創意小子 - 李佳勳 Jackie Lee (http://www.media.mit.edu/~jackylee) , 一個道地的台灣小子,去了一趟美國MIT(麻省理工學院),懷著一身好絕技,卻廣下武林帖,邀各方好手一起擺夜市、玩設計?這是怎麼一回事?對李佳勳這個MIT小子而言,台灣夜市是故鄉文化的縮影――愛台灣,就是要把台灣精神找出來!
這幾年,台客文化當道,所謂的台客,誰說講話一定得台灣國語,或是穿著土氣,一副要跟你稱兄弟?除了象徵台灣本色外,台客也可以是率性而熱情的一群。
李佳勳是個土生土長的台灣孩子,雖然裝扮不台客,可是開口閉口談的,都是他所熟悉的台灣文化,「愛台灣」的熱血可見一斑。念的是建築系,卻喜歡玩3D設計,他的「新潮」不僅顛覆了保守務實的成大校園,還讓他一圓留學夢,前進世界最頂尖的實驗室(MIT Media Lab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),將台灣學生的創造力遞向國際舞台。
生於斯長於斯的另類建築師
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,他也曾和許多莘莘學子一樣,在父母的期許下,實現望子成龍的夙願。他說家裡有兩個孩子,就他和弟弟,媽媽的配額落到弟弟身上,弟弟現在是個會計師;而身為工地主任的爸爸,希望李佳勳當建築師,於是以全校第二名成績畢業於師大附中的他,順理成章進入成大建築系。
進入成大後,成績卻一路滑鐵盧,建築系裡一板一眼的教學模式令他窒息,成績頓時從高中前幾名掉進倒數行列裡。但是別以為李佳勳從此過著放牛吃草、等畢業的日子,原本他也以為自己就要這樣糊里糊塗畢業了,但是機會卻在此時翩然來到。
原本愛打電玩、研究電腦、畫3D,對課業漫不經心的他,直到因緣際會跟著從美國回來的鄭泰昇教授,修了一堂「數位與建築」的課程後,才讓了他這塊璞玉有了琢磨成器的動力。原本這堂課只對研究生開放,但是李佳勳以自己的方式,設計出具「數位與建築」概念的作品,讓老師看見了他對電腦科技的鑽研用功,准許這個新奇小子跨入研究領域。所謂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原本學業成績不被看好的李佳勳,反而在科技世界裡一日千里,意外地從碩班到博班,一路往上竄爬,成為鄭泰昇教授研究團隊中的核心人物。
不想被定型 到MIT和天空更靠近
那怕進了研究所,李佳勳還是依然故我,愛用電腦繪圖,碰到考試卷子上明文規定,請用手繪設計,他就先用電腦畫完再用手繪製上去,所以他的研究室生活,一方面做研究,一方面還兼職推廣「電腦很好用」運動,說服老教授接受電腦化作業,也讓成大建築揮別舊傳統束縛,走向高科技發展路線。
喜歡3D繪圖的他,也曾以此為業,去過台南最大的建築事務所工作,即使課業再忙再累,一接到case,畫到三更半夜他也孜孜不倦,甚至交完case,還要接著去present。工作能與興趣相輔相成,是所有工作人夢寐以求的事,但是被老闆緊迫盯人、幫別人趕工,喪失自己的自主能力,是他決定要去MIT的理由之一。
2003年,鄭泰昇教授帶著他和其餘研究團隊,在成大校園發表「數位媒體與建築」展覽,他們突破媒材限制,將電腦資訊啟動裝置嵌入玻璃桌面、地板與牆面,這「穿透力」十足的多媒體展示空間,不僅凌駕國內建築學界之上,也獨步亞洲,和MIT、史丹佛等頂尖大學的技術研發零時差,其中,李佳勳還發明一隻「神來之手」,把電影「關鍵報告」的特效場景,搬進展示會場裡。只見他花了一週時間,把LED嵌在手套上,搭配視覺感測裝置,電腦畫面就可以隨心所欲,讓他「召之即來,揮之則去」。
這些靈光一閃、令人目光驚豔的作品,都是他為了準備前進MIT的代表作。為了申請進入MIT,他一共準備了24項作品,還把他自行研發的整套「智慧角落」資訊展演空間帶到MIT實驗室,作品夠犀利、加上毛遂自薦夠實力,於是他的毅力說服了MIT,答應給他全額獎學金。
談到進入MIT的過程,李佳勳眼中激起澎湃的熱情,「雖然我讀建築,就背景而言,Media Lab並不適合我,但是我並不擔心,而且這反倒是激發我想學更多的動力;『發揮最大的潛力』比『發揮最大的效益』重要多了。」
進入MIT,在這些跨領域的人才身上,他看見無限寬廣的天空與未來,但是要與這些「比你更優秀」的人共事,壓力也隨之而來。
MIT沒有天才 成材的關鍵在自己
談起自己剛進MIT的日子,周圍高手環伺,一開始他很「怕」頂著MIT光環,卻追不上眼前的這批人。
「一開始害怕跟不上,日夜趕進度,把黑咖啡當水灌,直到察覺身體不對勁,半夜裡想要求救卻找不到人……。」幸好後來找到一位華人學姐,把半昏迷狀態的他,緊急送往麻州醫院,那一刻,他才體認到,沒有健康的身體,拿什麼跟人家比?也讓身處異鄉的自己陷入危險情境,雖然檢驗結果,只是一顆0.4cm的腎結石,但那一次,他真的擔心,這顆不大不小的「結石」,會不會就此變成阻礙他前進的「絆腳石」?這次身體發出的警訊,讓他懂得凡事不宜躁進,在一天有限的24小時裡,再忙,仍要撥點時間「陪伴」自己。
半年的適應期過去,等他摸清楚這些人的「底細」後,他輕鬆自若地說著,「別人不一定比你強」;大家怕的只是「MIT」的招牌,「裡面的人再厲害,他們都不是老天眷顧的天才。」雖然裡頭的人,每個人都有兩個以上的background,但是當他們不懂的時候,他們知道怎麼找資源、找幫手,誠如他所說的:「技術能力不一定是優秀保證,來這裡的學生要能具備連結不同領域的視野與能力。」
情人杯發明 讓科技更體貼人性
談起他的創作與生活,看似斯文的李佳勳,也有妙語橫生的一面。鑽研互動科技的他,一時間很難解釋清楚他在做的究竟是什麼大工程,所以他總說,自己做的這些是「生活科技」。一言以蔽之,的確如此。他的種種研發,都是在找尋科技與人性的共通點,甚至是溝通與傳遞文化的媒介。
他回憶起創作情人杯(Lover's Cups)的靈感,是在一天清早,他在波士頓的零下溫度裡醒來,這天讓他格外懷念起台灣不太冷的冬天。當他啃著麵包、配著半涼的開水時,正好接到媽媽從台灣打來的長途電話,知道現在台灣的家人,正圍在一起吃團圓飯。這幅情景令他有了想創作情人杯的念頭,讓遠在天涯的情人或朋友,都能藉著互動科技,享受「舉杯共飲」的滋味。
當情人杯隔著電腦螢幕從遠端靠近時,只要有一方舉杯,不管相隔多遠,它們都能藉由裡頭的訊號裝置,互放光芒,感應彼此。情人杯的體貼發想,讓李佳勳與他的韓籍夥伴鄭慧敏(Hyemin Chung),一夕間成為國家地理頻道、CNN及世界日報競相採訪的對象,並將研究成果投稿至英國「新科學家」雜誌。情人杯讓他在國際間一戰成名,他開玩笑說道,收穫最多的不是他,他的韓籍朋友因為情人杯載譽歸國,現在變成家喻戶曉的傳奇女英雄。 情人杯 Lover's Cups (http://web.media.mit.edu/~jackylee/cups.htm)
非凡電視台 李佳勳 (http://tw.youtube.com/watch?v=ZLziG8iLHzE&NR=1)
情緒電視 HiTV(with Chaochi Chang) (http://web.media.mit.edu/~jackylee/htv.htm)
夜市工作坊 以科技傳達台灣記趣 夜市工作坊(http://www.nightmarket.org/)
他在台北城裡成長,附近有遊客鼎盛的通化街夜市;大學在台南唸書,台南之於他,是最貼近台灣原始風貌的城市,穿梭巷弄間,能匯聚人群的,同樣是川流不息的夜市。
「每個人的成長記憶裡,一定少不了夜市。」無論是爸媽大手牽小手,帶著你撈金魚、擲圈圈,或是和三五好友相約下課後,來盤蚵仔煎或香酥炸雞排,夜市裡,各式各樣的新鮮貨一次到齊,「夜市文化就像是個濃縮精華版的小台灣,這裡有義氣人情,討價還價的真性情,顧客和老闆博感情,也有光顧十幾年到哪也忘不了的交情。」
關於夜市工作坊的醞釀故事要從2005年底說起。當時他與東海建築系劉舜仁一同策劃「亞洲真實設計工作坊」,邀請Media Lab的老師、同事「參一腳」,5天的工作日過去,卻沒料到大家的設計題材都連結到夜市這一塊,包括「台客KTV」、「尖叫夜市」、「垂涎三呎」等互動藝術裝置,這次意想不到的初體驗,讓前來參與的外國朋友,直嚷著下回要再來。沒想到,大夥口頭約定的「下回」真的成真了。
2006年,盛夏,地點:華山藝文特區,李佳勳拿起麥克風走上講台,發表他的心得感言。空曠的場地轉眼間,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夜市。「時間太短了,太趕了啦!」這樣的心聲不斷催促他們,近百名來自建築、工業設計、藝術、資訊、電機領域的研究生及大學生在三天內「逼」自己要用英文溝通、要用MIT的模式思考,激盪創造力,回憶這段汗水與心血交融的歷程,李佳勳甘之如飴,「當作品的起點回到台灣本土文化上發想,將夜市經驗與科技結合的同時,影像互動就像是經歷了一場心電感應的模式。」當小販的熱情與他們執著的神情融合一體的同時,科技不止始於人性,也是文化與生命的結合。
大家相約2007年台中國美館再會,這次他們提出了「合」(Fusion)作為這次的主題,透過述(談影像互動)、遊(在城市遊戲)、動(紀錄街頭動態)、唱(記錄台灣聲音)四個不同的角度,試圖在散落的都市角落裡,搜尋那些平凡簡單的人物,他們可以是堅持手藝傳薪的老師傅,或者是穿梭在城市裡,人們用相同的悠遊卡,來辨識自我的通行。「合」的意念,除了代表台灣兼容並蓄的一面外,「台灣擁有古、今、中、外的各個面向,既有自己的文化與聲音,也有西方色彩的融合,當所有人在質疑台灣否有歷史與文化的同時,這些記錄就是最好的述說故事。」
在探索與追尋中 重新定義「科技」
在波士頓的天空下,分秒必爭的日子過了4個年頭,屈指算算,他說自己還有兩年才可以「出籠」。Media Lab總共有300多人,算一算華人卻佔不到10人。他很自豪自己是台灣人,把故鄉的土壤帶入他的創作題材,以人文的角度檢討科技的革新與應用。
就像他自始自終所貫徹到底的創作理念:「科技必須來自於生活;有意義的科技是以輔助人的方式,在生活中創造出珍貴的每一刻……,科技不需要滿足人們眼前的迫切需求,而是可以告訴人們讓生活更豐富的新方向。」
當他將MIT的資源與人力原封不動地帶來台灣,在夜市工作坊與年輕學子們一同激盪腦力的同時,他在台灣學生的身上看見未來的無限可能。他知道台灣學生並不如外界想像的不能抗壓、不夠敬業,而在於台灣的教育與訓練模式,把他們教導成一群「不懂思考為何物」的孩子,沒有人能引領他們激發潛能,做自己的設計、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未來,他還是希望把舞台留在台灣,或許去大學裡教教課,客串一下指點迷津的師父,讓台灣學生能發揮跨界思考能力;或者是集結一隻創作團隊,把自己的想法與概念付諸在產品的誕生上——用生活成就科技,讓科技與文化更親近。
(擷取資訊:李佳勳 讓科技與台灣文化更親近 文‧游姵瑜)
2009-01-03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